天 堂 第三十三篇(第17/17页)

[643]使生于基督之前及生于其后者左右分开,希伯来贵妇人之座位自上而下做了界线。

[644]大约翰指施洗者约翰,为耶稣之先驱。耶稣曾说:“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大过约翰的。”他是“从母腹里就被圣灵充满了”;他曾吃蝗虫野蜜在旷野传道;他因责备希律王而被杀;后二年,耶稣入地狱“候判所”救其灵魂上升天国。参见《地狱》第四篇。

[645]与马利亚相对之一条界线,乃以施洗者约翰、圣方济各、圣本尼狄克、圣奥古斯丁等之座位所成,于是“幸福者的玫瑰”如被切为二半个矣。奥古斯丁(Augustino,354~430)为中世纪教义神学之集成者,为天主教中四大教员之首。

[646]“玫瑰”之下半部(由前二纵切线之中点作水平横切)为孩童之灵魂,在未能辨别善恶邪正之前即死亡者。

[647]指与指环相应,谓光荣与功德符合也。在天上,每个灵魂为基督之妻,故以指环为喻焉。

[648]上帝随意创造一切心灵,天资各不同,此乃一种事实,不必追究其理由也。《净界》第三篇:“希望用我们微弱的理性,识破无穷的玄妙,真是非愚即狂。”

[649]《创世记》第二十五章载以撒之妻利百加怀孕,胎儿在腹中活动,后生以扫及雅各,为两族之起源。即一胎所生,其命运亦各别。

[650]对于孩童并不能由他们之行为(功德)下批评,只可说由于他们头发之颜色,或面貌,或声调(其真实原因为不可知),上帝赐给不同之光荣而已。

[651]因上帝之始愿,孩童得见上帝之能力各不同。下节圣伯尔纳将说明孩童灵魂所以得入天堂之条件。

[652]割礼(割势皮之礼)为犹太教(及伊斯兰教)之仪式。割礼为不完全之洗礼。

[653]“下界”指地狱之“候判所”。

[654]谓圣母马利亚之面貌。

[655]大天使加百利(爱)下降至马利亚前;其所唱者,亦即告知耶稣降生时之语也。参见《路加福音》第一章第二十六至三十一节。

[656]晨星,金星也。圣伯尔纳反射马利亚之美丽。

[657]“重担”指人体,言耶稣降世也。棕榈枝,古时使者携之以表示胜利或快乐者。

[658]指亚当。

[659]指圣彼得。

[660]圣约翰(使徒)于其《启示录》中曾预言教会(美妇)未来所受之虐待。圣约翰坐于圣彼得之右。

[661]摩西引导以色列入出埃及,过旷野时天降粮食吗哪。摩西坐于亚当之左。

[662]圣女亚那(Sant’Anna)为马利亚之母。

[663]圣女露西亚与亚当对面。

[664]但丁“神游”将终,不及再提其他圣灵之名字,故对于诗材不得不加以剪裁也。

[665]原始爱即上帝之本身。

[666]“童贞之母,汝子之女”言耶稣基督之母也,其所以为圣母者由于天定,自亚当犯罪以来,人类为上帝所藐视,今基督为上帝之子,投马利亚之胎以生,母以子贵;而其母为人类之一,人类此后不再被藐视矣。

[667]天上玫瑰开花于永久平静之天府,此由于基督之降世,启赎罪之门也。

[668]但丁由地狱至天府,历观灵魂之不同状况。

[669]但丁蒙神恩,游太虚,见玄象,如获正觉,返于地上以后,不再犯罪矣。

[670]马利亚转眼向上帝请求。

[671]西比拉(Sibilla di Cuma)记录其神谕于树叶上,后风将树叶吹散,见《埃涅阿斯纪》。

[672]“活光”者,最高智慧也,对此不能正视,则失之交臂,将永无解惑之期矣。物质之光与上帝之光相反,上帝之光使注视者之眼力强,眼界广。

[673]万物纷散于宇宙,譬如纸,而总摄于神智(上帝),譬如书。

[674]但丁对于宇宙能见其全体矣。

[675]一切物质与一切属性结合之宇宙,唯神智统一之。

[676]患昏睡病愈者,病中诸事完全忘记。但丁所见之景象一过,立即忘记,比二十五个世纪前阿耳戈船(Argonauti)航行海上之故事还要忘记得干净。关于伊阿宋乘此船取金羊毛之故事,阿耳戈船为海上第一船,故海神(Nettuno)见而惊奇也。但丁心中大乐,因而推想曾见宇宙之全体,但景象之本身则已忘记。

[677]意文il bene,法文le bien,英文the good,皆有好、善、产业、财物等意,本书译为“善”者多处,亦有译为财物者。

[678]上帝不动不变,但丁眼力逐渐完善,因而发现其连续的奇迹也。如吾人读一书,是书始终如此,唯读者之理解力逐渐发展,则对于是书之评价亦逐渐不同。

[679]“一样大小”如解作相等之直径,尚嫌不够,盖此三圈在同样空间内,占有同样部分之空间,实是一而三,三而一者也,此喻上帝之三位一体。

[680]圣子为圣父之反射;圣灵乃圣父、圣子所感动。

[681]圣父建立于其己身;圣子为圣父所了解;爱者为圣灵。永久的光(上帝)包含圣父、圣子、圣灵,即神本体、神智、神爱。

[682]圣子之光圈现出人形,表示神性与人性融合之基督。

[683]半径与圆周为不可通约,即半径为一而圆周无准确之值可得,喻神性(圆周)不可以人性(半径)表示。

[684]人性如何可以于神性中有地位。

[685]但丁如在暗室得明灯,瞥见基督人性之秘密。

[686]但丁不能瞻望更久,仅能窥见天人之秘于瞬息耳。

[687]但丁甚乐,因此后其欲望与意志皆与神道和谐矣。一车轮之各部分,其转运均一。爱即上帝。以“群星”作结,《地狱》、《净界》亦同。但丁致堪格兰德书谓:“此全部工作业已着手,并非以理想为目的,但以实行为目的。”又谓:“此《喜剧》全部及此《天堂》一部之宗旨,在除去现世人生活上之悲惨状态,而引导彼等至于幸福之境界也。”观此可见《神曲》全部意在使人改过从善,出于烦恼而登于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