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四章(第7/13页)

到目前为止,任何异常状况都未出现。

西蒙斯和博尔韦尔做好开枪掩护的准备,罗恩·戴维斯将爬上货车车顶,攀到铁栅栏上,跳进院中。之所以选戴维斯做这件事,是因为他最年轻,也最苗条,而其他人很难承受从十二英尺高的地方跳下去造成的冲击。

科伯恩将跟戴维斯翻越铁栅栏。他身材不佳,但营救队中,保罗和比尔最熟悉的就是他,一见到他就会意识到有人来营救他们了。

接下来,博尔韦尔将会把一架梯子放到院中。

如果行动迅速的话,突袭能取得的优势就到此为止了。接下来,警卫肯定会做出反应。这时西蒙斯和博尔韦尔会朝天开枪。

警卫将迅速卧倒,伊朗囚犯将惊慌地四下奔逃,为营救队又提供几秒时间。

“如果监狱之外有人干预怎么办?”西蒙斯问,“比如警察、街上的士兵、示威的暴徒,或者热心的过路人?”

他们决定派两人保护侧翼,分别守在街道两头。他们将比货车先到几分钟,配以手枪。他们的工作就是阻止任何试图干扰营救的人。吉姆·舒维巴赫和帕特·斯卡利被提名担负这项任务。科伯恩肯定,如有必要,舒维巴赫会毫不犹豫地开枪。至于斯卡利,尽管他这辈子都没开过枪,但在讨论中他表现出惊人的冷静,科伯恩觉得他动起手来将同样冷酷无情。

格伦·杰克逊将负责驾驶轿车,这样浸礼会教徒格伦就不必开枪杀人了。

同时,在院中陷入混乱后,罗恩·戴维斯将负责近距离掩护,对付身边的警卫。科伯恩则将保罗和比尔从人群中拉出来,催其爬上梯子。他们将翻越栅栏,跳到货车车顶,然后跳到地上,最后钻进车中。科伯恩与戴维斯将陆续撤离。

“嘿,我冒的风险最大。”戴维斯说,“我他妈的第一个进去,最后一个出来——暴露时间最长。”

“少说废话。”博尔韦尔说,“下个问题。”

西蒙斯将坐到货车前排,博尔韦尔将跳到后座,关上车门,波赫将以最快的速度把车开走。

轿车中的杰克逊将把守护侧翼的舒维巴赫和斯卡利载走,紧随货车之后。

逃亡过程中,博尔韦尔将持枪守在货车后窗边,而西蒙斯将负责应对前方可能出现的麻烦。如果有人紧追不舍,轿车中的斯卡利和舒维巴赫将负责干掉他们。

抵达预先安排的地点后,他们将抛下货车,分散进入几辆轿车,前往德黑兰郊区的多申·托佩空军基地,乘美国空军的一架飞机离开伊朗——佩罗将想办法搞定军用飞机。

最后,一套可行性方案的轮廓终于敲定。

他们离开之前,西蒙斯警告他们,走出这座房子后就不能提起营救行动的事——不能对妻子说,甚至不能互相讨论。他们必须编个故事,解释自己为什么会离开美国一个星期左右。看着堆满烟头的烟灰缸和队员们圆鼓鼓的肚皮,西蒙斯补充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想想怎么锻炼健身。

跨国大营救不再是罗斯·佩罗脑中的一个疯狂想法——它即将付诸实施。

杰伊·科伯恩是营救队里唯一花了大力气欺骗妻子的。

他回到希尔顿酒店,给莉兹打了电话:“嗨,亲爱的。”

“嗨,杰伊!你在哪儿?”

“我在巴黎……”

乔·波赫也从希尔顿酒店给妻子打了电话。

“你在哪儿?”她问。

“达拉斯。”

“你在干什么?”

“当然是在EDS公司工作了。”

“乔伊,达拉斯的EDS公司给我打过电话,问我你到哪儿去了!”

波赫意识到,有个不知情的人正在找他,他说:“我没有同他们在一起。我直接同罗斯工作。他们不知道而已。”

“你在做什么?”

“同保罗和比尔有关,我们必须为他们做点事。”

“哦……”

博尔韦尔回到朋友家,他的家人就暂住在那儿。他的女儿斯泰茜·伊莱恩和凯夏·妮可已经睡着了。他妻子说:“今天你干什么去了?”

我筹划了一起越狱行动,博尔韦尔想。但他嘴上答道:“没干啥。”

“没干啥?我看你忙得很啊。我给你公司打了两三次电话——他们说找不到你。”

“我没在一个地方待着。嘿,我想喝瓶啤酒。”

玛丽·博尔韦尔是一个热情开朗的女人,欺骗与她的本性格格不入。她也相当聪明。但她知道,拉尔夫对于夫妻相处的原则有一些固执的看法。这些看法也许有些陈旧,但对他们的婚姻很有效。倘若工作中的某些事他不想告诉她,那她也不会纠缠不放。

“来瓶啤酒……”

吉姆·舒维巴赫并不想欺骗妻子蕾切尔。她早已猜透了他。帕特·斯卡利一开始打电话给舒维巴赫的时候,蕾切尔问丈夫:“谁打来的?”

“是达拉斯的帕特·斯卡利。他们让我去欧洲做一个研究项目。”

蕾切尔认识吉姆快二十年了——他们开始约会的时候,他十六岁,她十八岁——他的心思她一眼就能看透。她说:“他们想去把那些人救出监狱。”

舒维巴赫无力地说:“蕾切尔,你不明白。我不再做那种事了。”

“你们就是要去做那种事……”

帕特·斯卡利就连同事都骗不过,在他妻子面前,他压根儿就没打算说谎。他把一切都告诉了玛丽。

罗斯·佩罗也将一切都告诉了玛戈。

就连西蒙斯,尽管没有妻子来烦他,他还是打破了安全规定,将自己即将赶赴伊朗一事告诉了新泽西的弟弟斯坦利。

事实证明,向EDS公司其他高管隐瞒营救计划同样是不可能的。首先猜出一切的是基恩·泰勒。这位身材高大、脾气暴躁、衣着优雅的前海军陆战队队员在法兰克福接到佩罗的命令,又重返德黑兰了。

元旦那天,听到佩罗说“我要派你回去做些非常重要的事”,泰勒就知道有人策划了一起秘密行动,而幕后的主导者是谁不言自明。

有一天,他从德黑兰给达拉斯处打电话,要找拉尔夫·博尔韦尔。

“博尔韦尔不在这儿。”对方告诉他。

“他什么时候回来?”

“不确定。”

泰勒从来都不喜欢被人糊弄,于是提高嗓门问:“他去哪儿了?”

“不确定。”

“什么叫不确定?”

“他去度假了。”

泰勒已经认识博尔韦尔好几年了,博尔韦尔首次做管理工作的机会就是泰勒给的。他们是酒友。有许多次,泰勒都同拉尔夫喝酒喝到凌晨,然后突然意识到自己是整个酒吧中唯一的白人。喝完酒,谁的家离酒吧近,两人就会跌跌撞撞地回那儿去。给他们开门的某一位的夫人就会给另一位的夫人打电话:“别担心,他们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