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取得政权的道路:一九二五-一九三一年(第11/13页)
工业界和金融界的巨头们在政治上的愚蠢不亚于将军们,他们错误地以为只要付给希特勒足够的金钱就能把他笼络住,一旦他当权之后,就会按他们的命令办事。他们之中有很多人在二十年代还把他看成是个奥地利的暴发户,但是在纳粹党在一九三○年九月选举中获得惊人胜利后,企业界的领袖人物逐渐意识到,这个暴发户很可能接掌德国的控制权。
据瓦尔特·丰克在纽伦堡作证时说,到一九三一年的时候,「我的工业界朋友和我相信,在不太遥远的将来,纳粹党就会上台」。
丰克是个油光满面、目无定睛、大腹便便的矮胖子,他的脸总叫作者想起一只青蛙来。他在这一年的夏天放弃了德国金融界著名报纸《柏林交易所日报》主编这个好差使,当了纳粹党和一些企业界重要领袖人物之间的牵线人。他在纽伦堡说,他的好几个工业界朋友,特别是那些在莱因兰大煤矿企业中有地位的朋友,要求他参加纳粹运动「以便说服该党采取私人企业的方针」。
在那个时候,党的领导方面在经济政策问题上有着完全自相矛盾和混乱的看法。我企图这样来完成我的使命:亲自使元首和党相信,应该承认,私人的首创精神、企业家的独立自主、自由企业的创造性力量等等是党的基本经济政策。元首本人在同我和我所介绍的工业界领袖人物会谈时一再强调,他是国营经济的敌人,所谓「计划经济」的敌人,他认为,为了要争取最高产量,自由企业和自由竞争是绝对必要的。
据希特勒的这位未来国家银行总裁和经济部长说,当时希特勒开始会见德国国内掌握经济命脉的一些人物,并且向他们说了一些多少是他们喜欢听的话。党需要巨额经费来从事竞选,支付大规模的频繁的宣传费用,发给成千上百的专职人员薪水和维持冲锋队和党卫队这些私人军队。冲锋队和党卫队到一九三○年年底已有一O万多人,成了一支比国防军还要大的部队。企业家和银行家并不是唯一的经费来源,因为党在党费、资产、募捐以及党报书刊的销售方面也能筹到相当可观的款项,但是企业家和银行家是最大的经费来源。他们给纳粹党的钱愈多,他们可以给迄今为止他们所支持的其他保守党派的钱也愈少。
先是担任希特勒纳粹党的新闻发布官,后来担任国家新闻发布官的奥托·狄特里希说:「一九三一年夏天元首突然决定有步骤地努力讨好有势力的工业界巨头。」
这些巨头是谁呢?
他们的姓名是个秘密,除了元首周围的核心圈子以外,对谁都保守秘密。党得耍两面把戏。一方面,它不得不让施特拉塞、戈培尔、怪物弗德尔用国家社会党人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反对金融巨头的叫喊来欺骗群众。另一方面,党的经费得从那些有不竭来源的人那里骗来。据狄特里希说,在一九三一年下半年,希特勒「走遍整个德国,同重要的(企业界)人士私下会谈」。为了保守秘密起见,这些会谈甚至要到「一些人迹不到的森林中去举行。」狄特里希解释道,「保守秘密是绝对必要的;绝不能让报界有捣蛋的机会。否则就会影响到会谈的成功。」
因此,在纳粹党的政治中,就出现了一种几乎滑稽可笑的忽左忽右现象。有一次在一九三○年秋天,施特拉塞、弗德尔、弗立克在国会中代表纳粹党提出一项法案,要求对所有利率都规定一个四%的最高限额,无偿征用「银行和股票交易所巨头」以及所有「东方犹太人」的财产,将大银行收归国有。希特勒大为震怒:因为这不仅是布尔什维未义,而且是党在经济上的自杀行为。他立即命令党撤回这个法案。共产党这时却重新提出这个法案,一字不易。希特勒命令他的党投反对票。
我们从战后在纽伦堡监狱中对丰克的侦讯中知道,希特勒所结交的「有势力的工业界巨头」中至少有一部分人是谁。艾米尔·「寇道夫是个痛恨工会的煤矿大王,负责掌管西德矿业界募集的一笔名叫」鲁尔金库「的政治贿赂基金,他是在一九二九年纳粹党代表大会上被希特勒拉拢过去的。钢铁托拉斯头子弗里茨·蒂森捐款还要早一些,他后来对他的错误后悔不止,终于写了一本书,叫做《我为希特勒出资》。他最初是在一九二三年在慕尼黑遇见这个纳粹党领袖的,初次见面就被后者口若悬河的辩才所征服了,于是通过鲁登道夫第一次向当时还不大为人所知的纳粹党捐了十万金马克(合二.五万美元)。继蒂森之后的是艾伯特。伏格勒,他也是联合钢铁公司的一个巨头。事实上,煤钢企业是工业界人士方面帮助希特勒在一九三○年到一九三三年期间克服他取得政权的最后障碍的主要经费来源。
但是丰克还提到了其他一些工业和企业,它们的董事不希望在希特勒一旦成功后受到冷淡。这些工业和企业的名单很长,但是远远谈不上完全,因为丰克到纽伦堡审讯时,记忆力已经很差了。这一名单包括伊·格·法本公司这家化学工业大卡特尔的主要董事之一格奥尔格·冯·施尼茨勒、钾碱工业的奥古斯特·罗斯特格和奥古斯特·狄恩(丰克谈到了该工业的「对元首的积极态度」)、汉堡-美洲航运公司的古诺、中德的褐煤工业、康蒂橡胶工业、科隆大工业家奥托·沃尔夫、在扶植希特勒上台的最后活动中将起关键作用的科隆银行家库特·冯·施罗德男爵、一些主要银行(其中有德意志银行、商业私营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德意志信贷公司)以及德意志的一家最大保险公司联盟保险公司。
希特勒的主要经济顾问之一威廉·凯普勒介绍了一些南德工业家,并且组织了一个奇特的企业家团体,来支持党卫队头子希姆莱。这个团体名叫「经济之友会」,后来一般都称为「党卫队长(即希姆莱)之友会」,这个团体筹集了好几百万马克专供这个匪徒「研究」亚利安人起源之用。希特勒开始他的政治生涯之初就得到慕尼黑有钱的出版商雨果·勃鲁克曼和钢琴制造商卡尔·贝希施坦因在经济上——以及社会上——的帮助。这两个人的太太对这个初露头角的年轻纳粹党领袖都颇为垂青。希特勒就是在贝希施坦因的柏林宅邸中首次见到这许多企业界和军界的领袖人物的,也就是在那里,他们举行过一些有决定意义的秘密会议,终于导致希特勒当上了总理。并不是所有的德国企业家在纳粹党在一九三○年选举中获得胜利后就马上支持希特勒的。丰克提到,大电气公司西门子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的态度就很冷淡,军火大王克虏伯·冯·波伦一哈尔巴赫也是如此。弗里茨·蒂森在他的忏悔中说,克虏伯是希特勒的「激烈反对者」,到兴登堡任命他为总理之前,克虏伯还向老元帅提出紧急警告,叫他不要犯这种错误。但是,克虏伯不久就看出了苗头,很快就变成了——用忏悔的蒂森的话来说——「一个超级纳粹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