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依赖与突破(第2/2页)
“可是我觉得恰恰是我们的同志们没有一个国外的权威资料帮助背书,所以他们想出来的东西,反而更有意义。上黄山有很多条路, 并不是只有一条路才是正确的。”
“也许我们的才是正确的!“于敏看着计算机将最后一条条数据收完后,他抬起头对陆杰说道:“我们的模型完成了!”
陆杰看着计算机上的资料,他原本只是大致的看一眼,可是当他仔细看这些数据的时候,整个人越来越震惊。
从站着看到坐着看,不断的移动鼠标,翻看每一条细节。
这里面有很多事项,并不是于敏一个人想出来的,而是同志们开会的时候,闲聊的时候,大家时不时会讲起来的东西。
有的时候大家会尝试测算一下自己所想的东西是否正确,但有的时候大家却又不尝试。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大家肩膀上都背着一个重大的担子。
依靠原时空后世的资料进行研究,对大家来说有好有坏。
好的地方自然是可以直接知道答案是什么。
但是坏的地方就是会产生路径依赖。
生怕自己和原时空后世所研究出来的东西不符。在科学领域更是如此。现在洋人的权威没有了,但是后世的科学在基地里面建立的权威却出现了。
所以陆光达也好,钱学森也好多次召开会议,要求基地里的同志们要放下思想包袱,想出自己的想法。
很显然于敏做到了。
有的时候,一个天才科学家所需要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天才的头脑, 更是要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
陆杰看着于敏完整的模型,眼神中充满了惊讶,手都微微颤抖了起来。
这个模型并不是于敏一个人完成的,而是包含这个小组里面所有人的推断猜测和怀疑。是大家想做,但是又怕浪费时间的问题。
就像是大家爱护基地里的电脑,很小心的实用基地的能源,生怕把电脑弄坏,生怕浪费了能源。生怕给国家造成了负担。
而现在,大家调侃为浪费大户的于敏去给所有人一个重重的大锤。
“我们的想法没有错!这是可以实现的!”
于敏脸上露着笑容。
陆杰还是有些不可置信的道:“上黄山的路确实有很多,谁又能知道我们这条是上黄山最快的路呢?”
于敏却哈哈大笑:“只要找到了路,难道我们就不能搭建缆车了吗?哈哈哈!陆杰,走去找主任,告诉他们,我们理论研究有了重大突破,是我们全小组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