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3/3页)

话语落地,不少人感触落泪。

他们这一届进士,多半数出自寒门。

因为他们消息敝塞,同样也因为他们银钱短缺,所以即便入京赶考时得知了一星半点的消息,但凑不齐下次路费的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进考场。

寒门子弟,对底层百姓的境况见得最多,也最感同身受。

一寒门子弟突然站了起来。

“敢问泊简兄,朝宴兄,尔等三杰可是变法首倡?”

沈砚颔首,“是,吾三人联名首倡。”

对方抬手深揖:“吾斗胆请求,容我附议以壮声势!”

沈砚与陈今昭震惊愕然。

周明远赫然起身,作揖,“恕我周某人胆怯,不敢提首倡之名,附议者可否加我一个?”

陆续有人起身。

“请君加我一个!”

“我亦愿附议此间盛举!”

“吾亦如是!”

“如此美事,焉能少我!”

“与诸位同年共襄盛举,平生有幸!”

沈砚与陈今昭震惊得不知何时站起了身,待回神环顾四周,桌前已再无坐着的人。

“你们……”

“泊简兄,朝宴兄,还有远在荆州的衡兄。”周明远朝南面方向遥遥一抬手,然后又对着前面两人躬身,朗声道,“吾等太初七年一届进士,愿追随明灯而行!吾等为同年,三杰从不是孤军作战!”

沈砚与陈今昭两人皆眸中含泪。

周明远代表周围的一千同年道:“世人视太初七年中榜的吾等为笑话,但吾等会告诉他们,太初七年的进士,必定名扬史册!”

“好,善!”沈砚喝彩一声,作为太初七年的魁首,他一语定下了此间事,“吾三杰首倡,尔等附议,便让吾太初七年一届,史册流芳!”

众人道:“善!”

沈砚先伸出一手,道了横渠四句的首句:“为天地立心!”

陈今昭伸手重重搭上他手背:“为生命立命!”

罗行舟在两人的目光中,别扭上前搭手,声音却坚定:“为往圣继绝学!”

周明远搭上:“为万世开太平!”

其余人陆续上前。

“赳赳老秦!”

“共赴国难!”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

沈砚与陈今昭看向他们:“以有尔等同年为荣!”

众人:“以有尔等三杰为傲!”

各自举杯,以茶代酒。

陈今昭举了两杯,另一杯她替鹿衡玉来饮。

沈砚举杯:“与子同袍,王于兴师!此生不负!”

其余人举杯:“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