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之目]多多良老师行状记③(第11/32页)

老人一脸异相,脸就像夕颜般黯淡,两颗门牙突出,眼睛竟然长在手掌上,是这样一个怪物。

男子吓得魂飞魄散,好不容易逃进一座寺院里,拜托和尚,让他躲在长衣箱里。

妖怪追到寺院前面,但只窥望了里头一下就折返了。

然而,妖怪虽然离去了,状况却不太对劲。

长衣箱那里传来了呻吟,以及狗啃骨头般的声音。

和尚觉得害怕,战战兢兢揭开盖子一看……

应该躲在长衣箱里的男子,骨头被拔得一干二净,只剩下一身的皮……就是这样的结局。

这也是怪谈。

百物语里面的故事有不少充满说教意味,或说出结局就一点都不恐怖了。但这篇十分稀奇,既没有意义,也没有解释,完全就是则 怪谈。

话说回来……骨头被拔光,只剩下皮,是什么样的状况?

光是想像被拔骨头的当下,以及被拔光骨头后的状态,我就觉得可怕极了。

被活生生地拔掉骨头……

这样说虽然怪,但我宁死也不愿意。

所以以后每次听到拔骨头这种比喻,我就会想起这篇故事,同时回想起当时内心的恐怖想像。

所谓拔骨头,应该是用来比喻心醉神迷的窝囊状态,但因为前述的理由,它对我来说,是一个又痛又可怕的比喻。

“拔骨头啊……”

我再一次呢喃。

老师瞥了我一眼,用一副看透一切的口气说,“你在想《诸国百物语》的故事,对吧,沼上?”

我感到一股怒意。实际上我的确被看透了,只是一想到竟然被老师这种人看透,我总觉得气恼。可是我觉得扯谎否定颇为幼稚,但又不愿意佩服地说“你真清楚”,所以暧昧地应道,“是啊,那又怎样?”

“被我说中了吧?”

老师“嘻嘻嘻”地笑了。说中了又怎样嘛?

“我想石燕也参考了那篇故事。”

“是吗?哦,你说手之目,是吧。”

石燕是江户时代的画家。石燕画的妖怪画集,现在已经逐渐成为我们老师心目中的圣经。

所谓手之目,是书中所画的妖怪之一。

手之目的画面是这样的……

一整面都是芒草摇曳的枯野。

芒草原的中央,有个状似盲人按摩师的秃头人物。

如果只是这样,这张画也没什么特别的吧。可是。

那个人物的脸庞扁塌皱起,眼睛、鼻子和嘴巴都埋在皱纹里面,教人难以分辨到底有没有五官。不,至少感觉没有眼睛。

不是说他瞎眼的意思。当然,在这张画完成的时代,琵琶法师 [73]是盲人的职业。不过画上的男子外貌虽然是琵琶法师,但感觉不像瞎眼,反而觉得他看得一清二楚。

因为上头画的不是人类,而是妖怪。

所以眼睛……不在该有的地方。

妖怪摆出非常不自然的姿势。他以奇妙的动作伸出双手。

伸出的两只手掌上,各有着一颗大眼珠。

他的眼睛长在手掌上。那是以手掌看世界的姿势。

画上没有任何说明文。

眼睛长在手掌上,所以叫手之目——的确,感觉不需要说明。这个妖怪在一些疑似参考石燕画作的妖怪绘卷上,也以手目坊主等名字登场。

“说不上来呢……”

晃过脑袋的净是些古怪的意象。

“总而言之,我们去那个老爷爷家看看吧。然后再请教他不就好了?”

富美说了非常理所当然的话。

3

我总觉得松了一口气。

因为村中的耆老——或者说,真的就是个普通老爷子的中井八兵卫,他说的话,完全是典型的村庄老人都一定会说的典型内容。每个人脑中都有的述说民间故事的老爷子——那就是八兵卫老翁。

典型成这样的人物,我还是头一次见到。

不晓得是不是这个地方的习俗,老人背柱而坐,他适度地干枯,适度地庸俗。这一点也非常合我的脾胃。

他说柱前的座位叫做米会座,是主人的位置。

地炉左侧是老婆座,也就是女主人的座位,客席是对面右侧。主人的正对面,面对门框的地方叫木尻,不是客人,而是邻居等平常串门子的人坐的位置。我们也没有高级到称得上客人,所以只让富美坐在客席,而我和老师坐在木尻。

面对进门没铺地板的脱鞋处的这个场所也兼会客室,不过基本上是家人起居的地方。

通常这样的地方不会设置壁龛,但听说这一带一般都在这里设壁龛。壁龛里挂着天照皇大神的挂轴,同时也设有佛坛。壁龛上的顶柜部分则是神棚。构造很独特。

色泽黯淡的大黑柱以一家的栋梁而言显得十分瘦弱,教人不安。

而从天花板垂吊到地炉上的自在钩 [74],在我看来十分新奇。

泥土地的炉灶上挂着一条注连绳,沾满了油脂和灰尘,看上去像一条垃圾。

一问之下,才知道这里的注连绳不会换掉,而是每年贴新的上去,变得就像一张吊床似的。绑在里面的注连绳感觉已经过了几十年,可能是因为这样,变成了教人无法辨识的物体。

但对我来说……真是风味十足。

“这一带啊,”老爷子说,“嗯,是百合若 [75]呢。”

百合若是个架空英雄——噢,既然他以传说的形式流传下来,在这块土地,就应该把他当成真实的英雄来看吗——百合若在说经、净琉璃、歌舞伎等许多领域形成一个叫百合若物的热门类别,老人说此地留有百合若大臣传说。

“在小泽那一带啊,石头上留有他的脚印。然后啊,碓冰川对岸的中木,还有他另一脚的脚印。那是以前百合若踏住那里,射穿中木山时留下的痕迹,被他射穿的洞叫做星穴。百合若也漂亮地射穿了妙义山,当时的箭掉到了西牧的箭冢。弓则是铁弓,保存在妙义神社。”

“真想看看呢。”我说。

我很喜欢这类传说。

后来话题从上州的史迹古迹转移到了房屋的特征等,一直聊到上州人的性格。我以为一定会说到老婆当家和焚风这两个特点,没想到也并非如此。是因为这里不是平原地区吗?

不久后,开始说起古老传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