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不喝可乐(第9/16页)
雨不明所以地摇着尾巴,意思是说:“好,优哉游哉吧,快点。”
因此,我们迅速体验了一下。想了下适合“优哉游哉”的音乐是什么,选择了摇摆姐妹。我喜欢那种懒洋洋却干爽的曲调和声音,像是夜晚即将来临前的短暂时刻,那氛围像爵士乐,让人很舒服。和同样被称作爵士乐歌手的沙黛截然不同。沙黛的爵士让人想到夜晚。就算是傍晚,也是晚霞绚丽的傍晚。我对这种地方很头痛,觉得略有些沉重,或者说感到自己被歌曲依附着。
摇摆姐妹英姿飒爽地站立着。歌曲开头那舒服地蔓延开的时空感也让人喜欢。
这张收录了《爆发》的出道专辑,我出于个人的理由觉得很怀念,十分特别,不过其他专辑和第一张几乎一样棒。实在让人震惊,他们发表的专辑每一张都很完美,而且有一种顽固,我觉得很精彩。
雨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四下追着网球,故意弄到沙发下面,发出撒娇的声音或者挠沙发巾,最后玩腻了才自己拿出来(他想钻的话,能钻进沙发底下)。
我在摇摆姐妹之后放了比利·乔尔,听了《她有她的办法》还有《你可以让我自由》、《为什么,朱蒂》,尽情地优哉游哉。
今天的发现:
①“优哉游哉”很简单,但是优哉游哉之后,要重新站起来很难。
②雨不会优哉游哉,玩累了便很老实,那比起优哉游哉来,也许更像筋疲力尽,或者干脆就是筋疲力尽。
17
因为演讲要在当地住一晚,打算把雨托付给第一次寄放的宠物旅馆。那是一家小旅馆,听说白天不把狗关进笼子里,让它们在室内自由玩耍。
电话预约完,我突然有些担心。雨虽然乖,但片刻也不老实,觉得掉在地上的东西都是自己的玩具,要么啃要么弄坏。上厕所有时会失败,又怕寂寞,散步时和别的狗擦肩而过都兴奋不已。这样的雨和陌生的狗狗们怎么能和睦共处?
我几乎后悔了,想象着最糟糕的事态——他到处乱跑,把整家店弄得一片混乱,把桌子腿和椅子腿都用力啃碎,被狠狠训斥一顿后,和别的狗干一仗,要么身负重伤,要么让对方身负重伤。我越来越相信一定会弄成这样,过度的恐惧之下,身子都发抖了。
事先去看的时候,寄存在那儿的狗狗们都老实得吓人。
“这些狗年龄都很大吗?”
虽然失礼,我却忍不住问道,因为他们和雨太不一样了。
想起这些,我又给旅馆打了一次电话。
“不好意思,也许还是不行。兴许会给你们添麻烦。但不是雨不好。只是他理解不了,会吓一跳,很兴奋而已。”
雨还什么都没做,我就说了这番话。
结果,旅馆员工一句话就解决了问题:“那把他关进笼子里?”
对啊,这样就行了。
当天雨以为是散步,意气风发地走了进去。我要一个人离开时,雨发出哀鸣,那声音像在说“难道……”,感觉我把雨抛弃了。
雨在那儿住了三晚。我的旅行是从周六一大早到周日深夜,所以需要周五到周一托管。
周一早晨去接他的时候,雨刚洗完澡,身上还湿着,一脸得意。
“很乖的宝贝啊。”旅馆的人说。
据说雨在笼子里一直摇尾巴,抛着“想玩、想玩”的媚眼,成功地让旅馆员工打开了笼子,然后尽情地玩了三天。只是一直缠着自己喜欢的小狗,那种执着“好像有点惹人家讨厌了”。
我很自豪,雨真是精力旺盛。
一出大门,雨使劲拽着绳子,和平时一样走在我前面。
“啊,玩够了玩够了,要回家了是吧,虽然旅馆也挺有意思。”
他全身上下都在这样说。
我现在把雨放在腿上,听雨和我都喜欢的丽莎·洛普写这篇文章。
“你多了不起啊。”我如此夸奖着雨。
丽莎·洛普的三张专辑里,我最喜欢第二张《小鞭炮》。去年出的第三张《蛋糕和派》也很可爱,温度低,意志坚定,温润的声音魅力依旧,但总觉得和以前的两张感觉不一样。自此之后再也没听过《蛋糕和派》。既然有“喜欢”的《小鞭炮》,便没有理由特意要听“有些不一样”的《蛋糕和派》。
不过,今天听的是这张,向接纳变化(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强壮而健康的雨致敬。
不带心理准备听的话,第三张当然也好。《真正的方式》、《带上我》,每一首都很好。丽莎·洛普是实力派歌手,个性直率。她的人生观和生活会清晰地反映在歌曲里,有变化是理所当然。
我时隔许久回忆起来,十几岁的时候,很期待喜欢的音乐人推出新曲,比如TWIST、CHAR,发售当天兴高采烈地跑去音像店。或者是已经恼人地出了很多专辑的米克·贾格尔、洛·史都华、奥莉维亚·纽顿-约翰,每当拿到零花钱,就会一张一张(犹豫着)买下。连每一张的变化也包括在内,紧张地期待着,开心不已。
最近不再这样听或者买CD了。现在是某一张好的话,买那张就够了,这样更好懂。回忆起久远的事,感觉大脑换气稍稍顺畅了些。
18
现在是深夜,听着里基·李·琼斯写着这一篇。我平时除了吃饭时间,很少在家喝酒,不过听到这个人的歌声时,想喝口感浓烈没加水的酒,比如威士忌、金酒。把房间弄暗的话,歌声会陡然清脆起来,不过那么一来就写不了字了。
里基·李·琼斯用纤细的声音,如同整个身体被冲撞着一般反复呐喊“We belong together”,一听就心潮澎湃。
一听到这个人的歌,就会深切感受到,自己的人生是为了倾听音乐而存在。当然大部分的享乐之中都有人生,不过我觉得音乐要求的人生是最根本的。也就是说,需要的不是人生阅历,而是人生。比如婴儿虽然没有人生阅历,却拥有人生。年仅三岁的雨也是,也许比我拥有更坚实的人生。因此雨堂堂正正地惬意地听着音乐,用喜欢的姿势随心所欲地听。
我把雨放在膝盖上,开始思考恐惧。
刚才出去散步,晚上和雨散步时,我常常想,街景只有在深夜显得截然不同。路两旁的树、道路、中学、家家户户的外观都是如此,连自己家看起来也不一样,所以我时常笑出来:啊,原来我们住在这种街道上,住在这种房子里。
这感觉很有趣。桑达克有本绘本叫《深夜厨房》,说起小时候深夜的家,看起来的确很不一样。这样一想,甚至会想起已经遗忘的事。
刚结婚时,我曾有段日子爱待在家里,晚上不出门。虽然仅仅两三年,但那样生活的时候,很害怕晚上独自外出。而且不是害怕鬼怪或者歹徒、流氓,只是忐忑不安,感觉似乎待在了自己不该待的地方,害怕“和平时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