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上火线以前(第47/57页)

那女人出去散步时,路卡什中尉跟帅克举行了一次作战会议,研究怎样摆脱她。

“最好是,长官,”帅克说,“让她老公知道她的地方,把她带走。她是离开她老公逃掉的,而她老公也在找她——这是她在我给你送去的信上说的话,你告诉过我的。我们可以给他老公打电报,让他来把她带走。去年伏升诺里有个别墅就出过这样的事。不过电报是老婆自己给老公打的。老公来找老婆,把两个人都打了耳光。不过那事的有关双方都是老百姓,而我们这案子的老公却不敢袭击军官。何况你完全没有错,你并没有请谁来。她离家出走是她在拿自己冒险。你知道那样一封电报作用很大,哪怕是挨几个嘴巴也……”

“那人很精明的,”路卡什中尉打断了他的话。“我认识,是个啤酒花批发商。我一定要跟他谈一谈。我马上就给他打电报。”

他发出的电报很简短,很商业化:“尊夫人现住在……”下面是路卡什中尉的公寓地址。

于是啤酒花批发商闯进了大门,于是凯蒂太太遇到了很不愉快的意外。商人看去十分小心谨慎,而此刻尚保持冷静的凯蒂太太急忙把两位先生彼此作了介绍。“这是我的丈夫,这是路卡什中尉。”她想不出别的话说了。

“请坐下,文德勒先生,”路卡什中尉说,口气带着欢迎,从口袋里掏出了香烟。“我可以请你抽一枝吗?”

精明的啤酒花批发商很得体地取了一枝,嘴里喷着烟雾,有分寸地说:“你马上就要上前线了吗,中尉?”

“我已经申请调往驻在布杰约维策的91团。这里的一年制志愿兵训练学校的课程一结束,我就有可能调去那里。我们需要大量的军官,而今天的局势却有个令人很不愉快的特点:有资格被接受为一年制志愿兵的青年不肯来申请。他们宁可当普通步兵而不肯费点力气去当士官生。”

“战争给啤酒花生意带来了相当大的破坏,但我认为战争是长不了的,”啤酒花商人说,望望妻子,又望望中尉。

“我们的局势是好的,”路卡什中尉说。“战争将以欧洲中部诸强的胜利结束,对此现在是再也不会有人怀疑的了。法国、英国和俄罗斯太软弱,碰不过奥地利-土耳其-德意志这块花岗岩。不错,我们在某些战线上也遭受过一些小挫折,但是,我们只要一突破喀尔巴阡山脊和杜纳叶茨河中游的俄罗斯战线,战争就会结束,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法国人也立即会遭到威胁,有可能失去整个的东部法兰西。德国部队甚至可能突破巴黎防线,这在目前也已十分肯定。此外,我们在塞尔维亚的换防也继续取得成功。只是我们部队的撤离(那实际上是一种新的部署)受到很多人误解。那种误解跟冷静推理对战争时期的要求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我们很快就能看出,我们在南线的深思熟虑的换防即将获得成果。请到这边来看。”

路卡什中尉轻轻牵着啤酒花商人的手臂,带他来到挂在墙上的野战地图前,指给他看了几个点,然后解释道:“东线的贝斯吉兹是我们一个出色的根据地。在这儿你也可以看见:我们在喀尔巴阡战区有着强大的后盾。只要我们在这条战线发起强大的进攻,就会势如破竹,直捣莫斯科的。战争将比我们所想像的结束得更早。”

“可是,土耳其人怎么样?”啤酒花商人问。他一直在想着怎样扭转话题,回到他来此的目的上。

“土耳其人防守得不错,”中尉回答,带他回到了桌子面前。“土耳其国会主席哈里·白吉和阿里·白吉都来到了维也纳。利曼·冯·桑德斯元帅已被任命为土耳其达达尼尔部队司令。格尔茨帕刚从君士坦丁来到柏林。还有,我们的国王已经给恩维尔帕夏〔92〕、海军中将乌斯东帕夏和泽瓦德帕夏将军颁发了勋章。在这样短的时间里,颁发的勋章真是不少。”

三个人面对面坐着一言不发。中尉说话了,认为应该结束这种尴尬的场面了:“你是什么时候到的,文德勒先生?”

“今天早上。”

“你在我家里遇到了我,我很高兴,因为下午我总在军营上班,晚上还要值班。因此,我的套房实际上成天空着。所以我才能给你的太太以方便。她在布拉格逗留期间没有受到任何人打扰。我既然是她的老朋友……”

啤酒花商人干咳了一声,说:“凯蒂肯定是个奇怪的女人,中尉。为了你为她所做的一切,请接受我最热烈的谢意。她是因为凭空出现的一个念头上布拉格来的。她说她得治治她神经上的毛病。那时我不在家,我回到家里才发现已经没有了人,凯蒂走了。”

啤酒花商人尽量装出讨人欢喜的表情,对太太伸出一个指头,强笑着问她:“那么,你是觉得在我旅行的时候你也可以旅行吗?当然,你并没有意识到……”

路卡什中尉眼见谈话又在往尴尬的方向发展,再次把聪明的啤酒花商人带回了军事地图,指给他看了标有着重线的地方,说:“我忘记了给你指出一个很有趣的东西:这个面向西南方向的大弯。这一组山头在这儿形成了主要的桥头阵地。协约国主要就是针对这个地点进攻的。这条铁路线连接了桥头阵地和敌人的主要防线。铁路线一关闭,维斯杜拉河的北方部队与右翼之间的交通就被切断。这一点你现在很清楚了吧?”

啤酒花商人回答说他一切都非常清楚了。但是按照他的天然策略感,他担心这话会被看作某种暗示,便一面往回走一面说:“战争期间我们的啤酒花失去了国外市场。法国、英国、俄国和巴尔干再也买不到啤酒花了。我们的啤酒花还在往意大利运,但是我担心意大利也会马上卷入战争。不过,到胜利的时候,我们的货物就可以自己定价了。”

“意大利目前是严格保持中立的,”中尉安慰他说。“它打算……”

“但是它为什么不承认自己受到跟奥匈帝国和德国签订的三国条约的制约呢?”啤酒花商人突然发起火来。一切问题突然塞满了他的脑袋——啤酒花、他妻子、战争。“我估计意大利会向法国和塞尔维亚进军的。那时候战争就会结束。我仓库里的啤酒花在腐烂,国内市场生意清淡,出口市场几近于零,而意大利却要严守中立。意大利为什么要跟我们重续1832年的三国联盟?意大利外长散·玖利安诺侯爵到哪儿去了?那位先生干吗去了?是睡着了还是怎么了?你知道我战前的年营业额是多少?现在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