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倒不是赵三壮故意忽视赵文茵,而是压根不相信梨花是那种人。

即使是,约莫也饿狠了的缘故。

想到这种可能,他不禁心疼起梨花来,为族里操碎了心不说,私下吃点野菜还被人大张旗鼓的说出来,脸面往哪儿搁啊?

打发其他人挖野菜,他拉起梨花就往外走,脸色不复方才严肃,自责更多,“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得多没什么好丢脸的,往后谁再嚼舌根,堂叔替你收拾她们。”

小姑娘面子薄,梨花又是要做族长的人,恐怕愈发受不了大家的指指点点。

想着,他缓声安慰,“想吃什么和堂叔说,堂叔让四奶奶给你煮。”

梨花云里雾里,“堂叔,我没觉得丢脸。”

别说没偷吃,哪怕真偷吃了也无人会说她的。

赵三壮:“这样想就对了。”

梨花一只手还提着半篮子折耳根,过了桥后,她把篮子里的折耳根捞出来给赵三壮,“堂叔,折耳根你给四奶奶拿去,我就不出去了。”

赵三壮回头,“你不饿?”

他寻思着带她去找三婶她们

找找有没有吃的。

“不饿。”梨花看向左侧的荒地,“多田堂兄说那些野菜也能吃,趁着天好,我多掐点根茎,这样下雨的话就不用出门了。”

赵三壮顺着她的视线望去,一片绿幽幽的草叶下,浅红色的根茎像竹子般笔直。

吃过这种野菜,现在只看一眼就已经止不住流口水了。

他舔了舔唇,“去吧。”

随着益州百姓的到来,大家的伙食多了好几种野菜,酸的,臭的,涩的,一开始排斥不已,慢慢竟有点期待起来。

赵三壮看着她的背影提醒,“草丛深,靠近时记得用竹竿拍一拍,小心里面有蛇。”

山里的虫蚁多,反应过来时,被叮咬过的皮肤已经冒出来的红疙瘩,不疼,就是痒得难受。

梨花弯腰,手贴着根将酸筒杆掐断,转身应道,“我知道的,堂叔,你的腿好点了吗?”

赵三壮抬起腿,转了转脚踝,“好得差不多了。”

那晚还摔着了好几个人,相较而言,赵三壮摔得算轻的,要不是大兄不让,他早就撸起袖子干活了,可惜围墙已经快建好了,哪怕他养好腿,也只能干田地里的活。

裤脚绑了草绳,梨花看不到他红肿的地方,只道,“多养两天吧。”

整个冬天,囤的药材差不多用完了,而眼下又是农忙,根本腾不出人手去挖野菜。

追根究底,还是能用的人太少了。

如果再多点人就好了。

这般想着时,她绕去了益州兵的住处。

刚进谷时,益州兵住在牛棚里的,可能受不了牛粪的臭味,他们连夜搭了个简陋的草篷,位置在叶家屋后,离石壁不远。

他们不煮饭,草篷里没有炊具,也没碗筷之类的东西。

草篷是竹子搭的,没有门,站在外面就能看清楚里面。

入眼一片绿色。

青竹围做的墙,堵墙面缝隙的草,编衣的草绳,做床榻的杂草,绿得宛若自然形成的竹屋。

她走进去,扒开厚厚的草看了看。

地面潮湿,草的最底下湿哒哒的,不过没有不合时宜的尖锐物品。

正要起身,身后突然响起脚步声。

“我阿耶说这些人坏得很,将来逃脱出去肯定会加倍报复咱们!”

声音清脆,即有新奇,又有恐惧。

梨花回眸,认出是叶家小娘子,不置可否的问道,“他们偷偷解绳子了?”

“没有。”叶家小娘子每天晚上都会躲在暗处观察这群人,他们回来后,不是搓草绳就是编草衣,老实得很。

不过不老实不行,看守他们的是赵铁牛,一旦赵铁牛看谁鬼鬼祟祟的就竹棍一顿猛锤,锤得他们大声求饶呢。

叶小娘子探身走进来,看梨花扒拉夜里取暖烧过的柴灰,柳叶眉拧了又拧,“要不是他们把咱逼得没地可去,咱也不会躲到山里来,十九娘,你千万别可怜他们。”

梨花哭笑不得,“我哪儿可怜他们了?”

扒拉柴灰不是想送炭火来?叶小娘子按下这话,不假思索道,“你给他们饭吃啊。”

家里其他人都出谷建围墙了,留她守家做饭,因此晚饭比较晚,可每晚吃饭都能听到这群人祈求她们施舍点粮的声音。

她阿耶从来都置之不理的。

梨花让赵家人给他们煮饭,不是可怜他们是什么?

柴灰里什么都没有,梨花拍拍手站起身,看着面前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女孩道,“不给他们饭吃,他们哪儿来的力气帮咱干活?”

围墙建得快,多少有官兵的功劳,不给他们饭吃,他们哪儿来的力气干活?她想得明白,他们受了百户的指令进山捞军功,不算恶贯满盈之人,既然谷里需要人手,留他们性命又如何?

“咱们自己干啊。”叶小娘子嫉恶如仇的说,“他们吃饱了就有力气反击,无论谁挣脱绳子跑回军营送信咱都会遭殃的。”

益州拥兵上万,冲到山里来的话,成为俘虏的就是她们了。

梨花看她两条眉快拧成一条线了,解释道,“他们跑不了的。”

墙外有陷阱,他们不熟悉地形,出去只会落入陷阱里,而赵大壮警告过他们,一旦在陷阱里看到他们中的一人,会砍断十个人的手脚,若发现队伍少了一人也是如此。

为了活命,他们应该不会包庇想逃跑的人。

“可他们和咱不是一条心啊。”叶小娘子又道,“总不能一直养着他们吧?”

养虎为患的道理世人皆懂,梨花也不糊涂,想要把人长久得留下来,还得驯服他们才行。

她问叶小娘子,“养着他们不好吗?”

“当然啦,咱们辛苦才开出来点地,种的粮食可能自己都养不活呢,再分些给他们,咱们怎么办?”

梨花也想过这个问题,这些人待在山里就不能一直依附族里养活,能自己开荒种地是最好的,但他们眼下恐怕对族里恨之入骨,在仇恨没有消失前,绝对不能给他们锄具铁器的。

不过真心想留下的另当别论。

或许有个法子可以试试!

想到什么,她岔开了话题,“堂嫂的身子骨怎么样了?”

叶家大娘子已有身孕,老太太知晓后高兴不已,当即要给她安排烧火的活,叶大娘子给拒绝了,说是方便日后生产,选了挖泥的差事。

不知怎么样了。

她最近沉迷囤野菜,没怎么关注周围人过得好或坏,就连四爷爷快不行了也是偶然间得知的。

听她问起长姐,叶小娘子顿时笑逐颜开,“好着呢,没有孕吐,吃得比以前多,脸色也比以前红润,隔壁婶子多阿姐怀的多半是男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