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2/6页)

她问梨花,“你大伯真的愿意外甥跟我阿姐姓吗?”

“我阿奶已经点了头,即便我大伯不乐意也没他反对的份儿。”

老太太以前可能会在乎这些,但最近半年淡然了许多,从她答应堂兄住在叶家就看得出她不是迂腐之人。

关于孩子姓什么,得知堂嫂怀孕的那天老太太就和她商量过了,叶家喜欢就冠叶姓,叶家不喜欢就抱回赵家养,反正两家没有大奸大恶的人,不至于把孩子教坏。

说话间,梨花走到了小路上,弯腰随手一掐就是一撮野菜。

叶小娘子盯着她,忍不住将心里话说了出来,“你们家的人好奇怪啊。”

赵家是地主,纵容孩子做上门女婿已经够让人匪夷所思了,有了孩子也不争抢......

“那是你阿姐值得,我们家的男儿多,少了堂兄一个没什么,你们家女子多,多个男子能保护你们。”

叶小娘子沉默下来。去年夏天,家里乌烟瘴气的,她阿娘时常哀叹有个儿子就好了。

她家没有赵家富庶,却也有些家底,庄稼枯死后,亲戚一轮一轮的上门借粮,不借就赖在院里不走,更甚者自己翻箱倒柜的找。

爹娘拦不住,她们扑过去就会挨打,渐渐,亲戚们知道她家软弱可欺,愈发肆无忌惮起来。

那阵子,村里偷鸡摸狗的事儿天天发生,阿耶担心不走会惹来更多人的觊觎,不得已带着她们收拾行李离开了村。

到山里是之后的事儿,但她们离村避难是避亲戚。

回想去年种种,叶小娘子高傲的扬起头,“我将来也要找个上门夫婿保护我阿耶和阿娘。”

她几缕黑发在风中乱飞,却是不理,自顾道,“我阿耶阿娘为了我们遭了无数冷眼和嘲笑,我家有男儿的话就不会受那些欺负了。”

女子再硬气,始终不如男子劲大,经年累月,很多人将儿子看作自己的底气,梨花不认为这种想法错了,因为在村里,儿子多的人家就会不会被欺负。

她朝叶小娘子笑了笑,“祝你得偿所愿。”

“你也是。”小姑娘性情率真,问梨花,“你想找个什么样的夫婿?”

“没想过。”

族里人不会让她们早早嫁人的,因为赵八娘就是太小成亲,连被夫家卖了都没送个消息回来,有这个例子,族里人肯定会极为谨慎。

还有赵四娘,为人没有主见,如果不是族里把她接回来,摊上老方氏那样的婆婆,现在恐怕早死了。

叶小娘子不知梨花曾经定过亲,见她麻利的掐野菜杆,上前帮她,“你家不是有粮吗?为什么天天挖野菜啊...”

谷里好多地方都被挖得坑坑洼洼的,最近下雨,坑里积了水,稍不留神就摔着了。

长姐出门,爹娘就悬着心。

梨花偏头,“我们的粮食不够吃啊。”

族里一百多人,还要养那群益州兵,总不能像平日肆无忌惮吧,而且经过去年的饥荒,大家默契的开始节俭。

不为别的,就怕再来一场天灾。

叶家也吃野菜,但吃得少,叶小娘子认识的野菜不多,对这个酸得掉牙的野菜却极有印象,“这个很酸的。”

因为长姐喜欢,姐夫从外面弄了许多回来。

“我叔伯他们很喜欢。”

“哦。”

小姑娘话题千奇百怪,加上叶小娘子

话多,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从树上的鸟到地里的蚯蚓,嘴巴没有停过。

梨花从小爱热闹,人前也是侃侃而谈的性子,但到了叶小娘子面前,竟然插不上话。

篮子装满后梨花准备走了她还跟了好几米,“我阿耶说这样沃肥比挖树根轻松…”

叶小娘子说她阿耶每天都会挑一担子松软的土回来铺在除了草的荒地上,然后在土上种庄稼。

这跟大户人家在花坛种花差不多,梨花问,“庄稼长得好吗?”

“刚生出苗,好不好要等两个月才看得出来。”叶小娘子给梨花指自家的地,“周围垒了石块的地就是我家的,我阿耶说树根太深了,不好挖,索性往上面堆几十公分的土…”

开荒最难的就是挖地里的树根了,任叔伯们力气再大,挖树根时也磨出了满手的血泡。

叶父的办法如果管用的话,叔伯们就不用遭那么多罪了。

“那我过段时间来瞧瞧。”

叶小娘子高兴起来,不过她还要回家做饭,不能继续缠着梨花了,只道,“有机会来我家玩啊。”

“好。”

担心碰到益州百姓露馅,梨花已经两天没有出去过了,到了饭点,老太太会把她的饭端进来。

她和赵三壮坐在凸出的石壁下,和赵三壮说起叶家种地的办法。

赵三壮道,“还能这样?”

他道,“咱们岂不只砍树捯平就行了?”

那可简单多了。

“等叶家的豆苗长出来咱看看,可行的话过了农忙咱就这么做。”

“成。”他实在不想挖那劳什子树根了。

梨花面前摆了上矮桌,碗放在上面,舀饭时,勺子戳进碗里,感觉硬邦邦的,凑近一看,压实了的。

“怎么这么多?”

赵三壮朝她眨眼睛,“你不是饿吗?”

她不是说了不饿吗?梨花叹息一声,“这么多我哪儿吃得完?”

她偏头往石壁门外面看,“我阿耶没回来?”

赵广安在,她把饭分些给他。

“之前捉到两只野鸡,你阿耶兴致正高,哪儿有工夫回来用饭。”赵三壮夹碗里的野菜,略有惋惜的说,“野鸡没死就好了。”

两只野鸡在下蛋,活捉回来能敷小鸡,可惜了。

赵广安讲过捉野鸡的经过,在一簇草丛里捡到鸡蛋后,他们守在旁边等野鸡回笼,野鸡飞出来的刹那,他太激动,整个人扑过去将其压死了。

否则以赵广安的性子,能活捉必不会弄死的,她道,“没让它们跑掉就行。”

赵三壮也知道这个道理,“你阿耶说过不久会带你们去打猎呢,山里容易迷路,你会不会害怕?”

“有我阿耶呢。”梨花道,“我阿耶不会让我迷路的。”

“我担心的是你那些堂兄,他们好不容易上手就换去做其他,以后会不会生疏啊...”赵三壮不懂梨花的打算,在他看来,男娃打猎更为合适。

女娃比较娇气,磕着碰着哭起来就把猎物吓跑了,严重的还得要人搀扶回来。

梨花看向他的碗,今天是黍米粥,黏糊糊的粥仍是野菜为主,她舀出一大勺饭放他碗里,“附近树上的鸟多,堂兄们可以练手,我和堂姐们啥都不学的话,将来怎么打坏人?”

“咱们这么多人,哪儿轮得到你们出头?”